本網訊 7月26日以來,由廣州市體育局主辦,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獨立承辦了廣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運動會擊劍、跳水、蹦床、體操、籃球、舉重、武術散打7項賽事,學院還與海珠區聯合承辦了乒乓球,與荔灣區聯合承辦了柔道,與黃埔區聯合承辦了田徑、與番禺區聯合承辦了跆拳道及武術套路,與花都區聯合承辦了摔跤,與從化區聯合承辦了拳擊,與廣州市西關外國語學校聯合承辦了排球等8項賽事。10月7日,15項賽事圓滿完賽。在各項賽事中,運動員們敢打敢拼、勇于爭勝,展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競技水平,精彩的表現贏得了陣陣掌聲和喝彩。比賽期間,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歐陽資文,副局長吳民春,市管一級調研員周明先,學院黨委書記譚愛英、院長李國平、紀委書記林昭雄、副院長張蘋等領導到場指導,并為隊員頒獎。奧運冠軍全紅嬋、陳艾森、張雁全,世界冠軍朱俊等來到賽場,為獲獎小運動員頒獎,鼓勵廣州市青少年運動員刻苦訓練、奮勇拼搏、爭創佳績。
學院作為賽事承辦方,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全力做好醫療衛生保障。賽事呈現四大特點:一是做好賽事場地保障,確保賽事安全有序。全面細致開展賽前場地布置、賽后場地清潔、設施設備檢查和維護,保障賽事順利舉辦。二是堅持改革創新,科技辦會讓賽事“更智慧”。實現賽事全程網絡直播、競賽成績實時查詢,市民觀眾通過網絡可隨時觀看賽事活動,適應疫情之下市民網絡欣賞比賽的需求,提升賽會服務水平。三是規范競賽組織管理,提高辦賽質量。組建一支高水平裁判員隊伍,組織技術官員業務培訓,根據疫情影響,及時調整賽程,有力保障賽事安全、有序、科學運行。四是發揮體育育人功能,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通過舉辦四年一屆的市運會,發掘選拔一批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推進“體教融合”,緊扣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需求開展體育教學,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實現“以體育智、以體育心”,推動學院競技體育和職業教育協調發展,以更大作為服務教育強國和體育強國建設。
籃球
10月2-6日,廣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運動會籃球比賽在學院風雨籃球場、四號訓練館、東校區體育館舉行。經過147場比賽的激烈角逐,最終增城、海珠、白云奪得女子甲組前三名;荔灣、番禺、增城獲得男子甲組前三名;天河、白云、黃埔獲得男子乙組前三名;海珠、增城、天河獲得女子乙組前三名;荔灣、越秀、黃埔獲得男子丙組前三名;增城、白云、越秀獲得女子丙組前三名。男子甲組:荔灣、增城,男子乙組:白云,男子丙組:黃埔,女子甲組:增城、黃埔,女子乙組:海珠,女子丙組:番禺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隊伍。


武術散打
9月19-21日,廣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運動會武術散打比賽在學院散打館舉行。黃埔、花都代表隊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隊伍。黃埔、從化、天河代表隊奪得男子甲組團體前三名,黃埔、花都、白云代表隊奪得男子乙組團體前三名,黃埔、白云、天河代表隊奪得男子丙組團體前三名。


柔道
9月20-21日,學院與荔灣區聯合承辦的廣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運動會柔道比賽在荔灣區體育館舉行。越秀、荔灣、黃埔代表隊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


田徑
10月2-5日,學院與黃埔區聯合承辦的廣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運動會田徑比賽在黃埔區體育中心舉行。最終,番禺、海珠、荔灣代表隊獲得團體總分前三甲,黃埔、荔灣、越秀、天河代表隊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


排球
9月19-20日,學院與廣州市西關外國語學校聯合承辦的廣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運動會排球比賽在西關外國語學校排球館舉行。經過激烈角逐,荔灣區、番禺區、海珠區代表隊奪得團體總分前三名,荔灣區代表隊獲得男子組體育道德風尚獎,海珠區代表隊獲得女子組體育道德風尚獎。


體操
10月3-7日,廣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運動會體操比賽在學院體操館舉行,來自全市9個區的210名運動員參賽。荔灣區代表隊以15枚金牌46枚獎牌850分獲得金牌數、獎牌數以及團體總分第一,團體總分排名緊跟其后有海珠和越秀;海珠和花都分別獲得金牌數的二、三名;獎牌數由海珠和花都并列第二;荔灣、海珠、花都獲體育道德風尚獎隊伍。


武術套路
8月1-4日,學院與番禺區聯合承辦的廣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運動會武術套路比賽在番禺區亞運城綜合體育館舉行。來自各區265名運動員參加比賽,最終,番禺、海珠、越秀代表隊奪得團體總分前三名,越秀、荔灣、番禺代表隊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

拳擊
10月2-5日,學院與從化區聯合承辦的廣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運動會拳擊比賽在從化區江埔街山下村駿永體育教育基地舉行。最終,黃埔、花都、從化代表隊獲得團體總分前三名。

擊劍
8月2-7日,廣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運動會擊劍項目比賽在學院擊劍訓練館舉行。來自全市9區912人參加了比賽,經過激烈角逐,海珠區、越秀區、番禺區代表隊勇奪擊劍比賽總分前三甲,荔灣區、黃埔區、白云區代表隊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

蹦床
10月2-4日,廣州第十八屆青少年運動會蹦床比賽在學院蹦床館舉行,來自全市8區的321名青少年蹦床運動員,進行3天6場的角逐,產生24項次的金牌,荔灣區、番禺區、越秀區代表隊獲得總分前三名。

摔跤
8月3-5日,學院與花都區聯合承辦的廣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運動會的摔跤比賽在花都體育中心舉行。來自全市的8支隊伍395名運動員參加比賽,黃埔、番禺、花都代表隊奪得團體總分前三甲。

跆拳道
7月27-30日,學院與番禺區聯合承辦的廣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運動會跆拳道比賽在番禺區亞運城綜合體育館舉行。來自各區的10支隊伍307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最終,海珠、番禺、黃埔代表隊獲得團體總分前三名。

乒乓球
10月2-5日,學院與海珠區聯合承辦的廣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運動會乒乓球比賽在廣州海珠體育中心舉行。來自全市11區500名青少年運動員參賽,經過激烈角逐,越秀、海珠區、增城區代表隊獲得總分前三名,并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

舉重
10月3-6日,廣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運動會舉重比賽在學院舉重館舉行。比賽中,全體運動員充分發揚頑強拼搏、奮勇爭先的精神,經過激烈爭奪,黃埔、花都、增城區代表隊斬獲團體總分前三名,黃埔、花都區代表隊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隊伍。

跳水
10月4-7日,廣州市第十八屆青少年運動會跳水比賽在學院跳水館舉行。完成了男女子少年甲組、乙組、丙組;兒童男女甲組、乙組共42項比賽,來自全市8區237名運動員參加。越秀區、荔灣區、花都區代表隊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并獲得團體總分前三名。奧運冠軍全紅嬋、陳艾森、張雁全回母校,來到比賽現場,并為獲獎運動員頒獎。


